锐研机电

专注于电阻焊及自动化设备

广州锐研商标

133-1623-2298 徐

133-1623-2698 蔡

手机图标
020-29876631
电话图标
新闻中心NEWS CENTER
热门关键词点焊机   无痕点焊机 自动化专机 缝焊机
您所在的位置 :
   
智能制造走进轻工业,看这5个行业就知道路还很长
来源:亿欧网 | 作者:亿欧网 | 发布时间: 2018-07-14 | 4425 次浏览 | 分享到:
毫无疑问,我国是消费品生产大国,消费品品牌和厂商不计其数,而这部分企业是又制造业集中度最低,智能化改造最复杂、难度最大的群体。通过文中列举的轻工业企业案例不难看出,像哇哈哈、茅台这样的大品牌,工厂改造依然在信息化阶段,距离“大数据”、“人工智能”这样的概念还有相当远的距离。

毫无疑问,我国是消费品生产大国,消费品品牌和厂商不计其数,而这部分企业是又制造业集中度最低,智能化改造最复杂、难度最大的群体。通过文中列举的轻工业企业案例不难看出,像哇哈哈、茅台这样的大品牌,工厂改造依然在信息化阶段,距离“大数据”、“人工智能”这样的概念还有相当远的距离。


因此,想要实现智能制造,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阶段性目标,依然任重道远。


本文由深度工厂整理发布。





前不久,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发布了“2017年度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”荣誉榜单,美的、海尔、娃哈哈、青岛啤酒等百家企业入围。此次入围的百强企业依然具备一个显著特征——智能化升级的步伐明显加快。


位居榜单前三位的是家电业三大巨头:美的、海尔、格力。2017年,海尔、美的企业营业收入均超过2400亿元。家电业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一直被视为中国智能制造转型的标杆。各大龙头企业无论用何种手段切入“智能制造”,都殊途同归,对原有的流程、制度、技术进行“重造”,从生产作业的“智能化”,到产品的“智能化”。


目前,我国轻工业正处在发展阶段转变、新旧功能转换的关键时期,虽然面临着多重压力,但信息技术迅猛发展,融合领域不断拓展,为轻工业提供了新动力,未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。


我国轻工业发展现状


据统计,2017年,占全国企业数近30%的轻工企业,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万亿元,占全国工业的20.8%;实现利润1.6万亿元,占全国工业的21.1%;出口5998亿美元,占全国出口额的26.5%。今年1-4月,轻工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,主营业务收入6.7万亿元,增长8.4%,利润4076亿元,增长6.5%,工业增加值增长6.8%,高于全国工业增长水平。


其中,轻工百强企业发展强劲。2017年,百强企业营业收入2.7万亿元,占全国轻工业的10.95% ;实现利润2458亿元;占全国轻工业的15.45%;平均营业收入265.5亿元,比上年增长10.1%;平均利润24.6亿元,比上年增长19.2%。


在百强企业的引领下,家电、造纸、酿酒等行业,产业集中度持续提升,行业竞争力不断加强。美的、海尔、格力等15家百强家电企业,营业收入占家电行业的54.6%;利润占63.5%。玖龙、晨鸣、华泰等9家百强造纸企业,营业收入占造纸行业的23%;利润占29.4%。茅台、五粮液、洋河等8家百强酿酒企业,营业收入占酿酒行业的25.2%;利润占55.9%。


轻工百强企业的强劲快速发展,为全国轻工业经济稳定运行贡献了积极力量。但是,我国轻工业发展稳中有进的同时,依然面临着多重压力,改善供给结构和实现转型升级的任务仍艰巨而繁重。


第一,轻工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。自主创新支撑作用不强,品牌影响力较弱,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等一系列的问题影响高质量发展。


第二,我国是消费品生产大国,但大多数的产品只能满足中低端的消费需求。当前,出口需求和投资需求相对下降,供给结构出现了不适应需求变化的局面,必须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为中心,发展壮大新动能,实现新旧动能转换,扩大中高端产品和服务供给。


第三,新一轮革命和产业变革助力产业升级,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,渗透经济、社会各领域。3D打印、机器人、智能制造、纳米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。新动能、新产品、新业态迅速发展,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向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发展,以智能制造为特征的制造模式变革为轻工业注入了巨大的活力。


因此,在当前形势下,轻工业企业尤其是领头企业要不断提升创新发展能力,继续推动“两化”深度融合,大力推进轻工业智能化发展。


轻工企业未来发展方向


▼ 科技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。要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,市场为导向,产学研相结合的轻工创新体系建设,促进基础性平台建设;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,攻克一批关键性技术,加快成果转变和应用推动,鼓励行业间的成果共享与产业应用;支持地方在特色和重点产业领域建设,产业创新中心和创新平台建设,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化的水平。


▼ 推进互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在轻工业的应用,推进智能制造,加快智能制造软硬件产品的使用。推进数字化车间的集成创造和应用示范,加快推广,发挥家电智能制造创新联盟作用,协同推进装备制作和产品研发,加快推进智能制造的标准需求研究,围绕智能产品的标准制定产品生产、系统集成和规模的应用四个领域推进智能家居服务机器人,智能电器,可穿戴产品的研发和推广。


▼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,以源头消减污染物为切入点,革新传统的装备,鼓励使用清洁生产的关键技术。推进陶瓷、日用玻璃等节能降耗,推动企业节能减排,强化重点行业废水废气的治理,采用先进的技术实现污染物的持续稳定削减,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,建立和推行用水定额管理治理,提高污水处理的回收力。